發表於 2019-10-27 05:22:56
市場行情的發展短期取決于市場的估值,長期取決于國民經濟整體的發展,印花稅代表市場交易的成本,其調整反應了監管部門對于資本市場的姿態,有可能刺激市場交易,但不是牛市來臨的充分條件。
印花稅概況
證券交易印花稅是行為稅,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,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額征收的一種稅。我國稅法規定,對證券市場上買賣、繼承、贈與所確立的股權轉讓依據,按確立時實際市場價格計算的金額征收印花稅。
1624 年在荷蘭第一次出現印花稅,因其低廉的征收成本和明確的財政收入功能備受各國政府推崇,法國在1665 年、美國在1671 年、英國在1694 年先後開征了印花稅,它在不長時間內就成為國際盛行的稅種。
我國在1990 年起開征印花稅,至今已有28 年的歷史,期間歷經調整波動,至今證券交易印花稅為︰根據交易成交金額單獨對賣方收取,A 股基本稅率為0.1%,基金和債券不征收印花稅。

印花稅的作用
證券交易印花稅作為稅收的一種,有籌集財政收入的作用,但近年來,證券交易印花稅稅額佔財政收入比重較低且波動較大。印花稅增加了我國投資者的交易成本,這使印花稅成為政府調控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的工具,但多國認為,國家經濟穩定需要自由的資本市場,政府不應過度介入。在開放的經濟環境下,印花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證券價值,影響了本國金融市場的長期競爭力。
綜合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三點︰第一,印花稅將會長期存在,第二,印花稅的稅率長期看是不斷變小的,第三,印花稅確實有調整資本市場的作用,間接體現了監管層的意志。
1990 年上半年,上海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尚未成立,但場外證券交易活動異常活躍,出現“過熱的投機行為”。為了抑制過熱的股票交易,1990 年6 月28 日深圳市頒布《關于對股權轉讓和個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稅的暫行規定》規定股票交易中對賣方征收印花稅,按成交額的0.6%繳納。印花稅第一次在中國出現,同年11 月,深圳開始對買賣雙方征收0.6%的印花稅,深市開啟9 個月的長跌狀態。
為了刺激持續低迷的股市,1991 年10 月深圳市降低印花稅稅率,由0.6%調整到0.3%。
1997 年5 月針對當時股市“泡沫”嚴重的狀況,國務院在下發了《關于調整證券(股票)交易印花稅稅率的通知》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從0.3%調整到0.5%。
由于1997年出台的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提高政策,股市持續低迷,交易量萎縮,國務院在1998年6 月頒布《關于調整證券(股票)交易印花稅稅率的通知》中將稅率從0.5%調整到0.4%。
1999 年6 月,B 股交易印花稅稅率降低至0.3%。2001 年期間,股市持續震蕩低迷,股指跌幅高達30%,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近40%,社會上對于降低印花稅稅率刺激股市上漲的呼聲高漲,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0.4%降低為0.2%。
2005 年1 月23 日,因股指持續下跌,長期處于歷史地位,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0.2%下降為0.1%。
2007 年5 月30 日,因股指持續上漲,並屢創歷史新高,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0.1%上調至0.3%。
2008 年4 月23 日,因前次稅率調整引起了股票市場的劇烈震蕩,股指持續急速下降,稅率重新下調到0.1%。
2008 年9 月19 日,因股市持續低迷,且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,證券交易印花稅取消雙向征收,改為對賣方單向征收,稅率仍為0.1%。
印花稅對于資本市場的引導
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對財政的影響相對較小,1988 年至2017 年,全國累計征收印花稅21450 億元,年均增長19.1%。其中2017 年征收印花稅2206 億元,佔我國財稅總收入的體量只有0.6%左右。由此分析,印花稅的征收目的不是為了充實國庫,而是為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。
當股市發展過熱,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會同時上調;當股市發展過冷,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會同時下調。在我國,證券交易印花稅已成為重要的股票市場調節工具。

理性分析,印花稅的征收比率已經很小,輕微調整不會對交易形成重大影響,證券交易印花稅對于投資者能降低適量的交易費用,降低交易成本,但更要的是顯示呵護資本市場的信心。因此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的成本小,收益大。在資本市場出現持續的萎靡狀況下,很有可能成為重啟資本市場信心的籌碼。 |
|